最近在游泳爱好者群里疯传的徐嘉余100米仰泳比赛视频,我反复观看了二十多遍。这位中国仰泳名将的技术特点实在太值得研究了——他的划水频率比欧美选手慢15%左右,但每个动作的推进效率却高出惊人。 记得2017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夺冠那场,央视解说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。当时的水下镜头显示,徐嘉余在最后15米处突然将划频提升到每分钟42次,这个爆发力至今仍是仰泳项目的教科书案例。 浙江省队的体能教练王指导曾透露,徐嘉余为了练就这个招牌动作,曾经连续三个月每天加练200次专项力量训练。有次冬训时肩部拉伤,他硬是咬着毛巾完成了当天的技术训练。 现在各大视频平台流传的比赛视频,建议重点关注三个关键时刻:出发后第一个动作衔接、转身前的最后两次划臂、冲刺阶段的手臂入水角度。这三个细节完美诠释了为什么他能长期保持世界顶级水平。 下次当你看到徐嘉余的比赛视频时,不妨多留意这些技术细节。毕竟在这位"亚洲仰泳之王"的每个动作里,都凝结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与智慧。一帧一帧拆解徐嘉余的"水上芭蕾"
三大关键技术亮点
那些视频里看不到的付出
"很多人只看到领奖台上的风光,没看到训练池边吐的早餐"——徐嘉余在某次采访中的原话
给业余爱好者的训练建议
最新发布